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而导致制品产生裂纹,最终剥落甚至损毁。此种破坏作用不仅限制了制品和窑炉的加热和冷却速度,限制了窑炉操作的强化,并且是制品、窑炉损坏的比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想办法提升耐火材料对温度急剧变化的抵抗能力对产量和窑炉的而是用寿命来说都十分重要,那就听豫企耐材来说说吧。
耐火材料对温度急剧变化的抵抗能力,不被轻易破坏的能力我们称之为称为热震稳定性,此种性能也被称为抗热震性或温度急变性。
由于转炉的间歇操作特性,对镁铬耐火材料的热震稳定性提出了严格要求。提高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可采取阻止裂纹扩展,消耗裂纹扩展动力,增加材料断裂表面能,增加塑性,降低线膨胀系数,增加热导率等途径来实现。
(1)适当的气孔率。表面裂纹并不会立即引起断裂,严重的是由内部热应力引起的剥落和断裂。当适当增加气孔率时,在热冲击作用下,制品内部裂纹长度变短,数量有所增加,裂纹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的程度增强,因此制品断裂时需要的断裂能增加,可有效地提高制品的热震稳定性。耐火制品的最佳气孔率通常控制在13%〜20%。
(2)控制原料的颗粒级配及选择低膨胀、高导热的原料。要获得热震稳定性好的镁铬耐火材料,就要求增大临界颗粒尺寸,减小铬矿颗粒中的细粉含量。采用线膨胀系数小的原料,以及添加高导热系数的原料如Cu2O等。
(3)增加微细裂纹并形成网状结构。利用耐火制品颗粒和基质线膨胀系数不一致的特性以及相变的体积效应,使制品内产生微细裂纹,对抵抗制品灾难性破坏(热剥落或断裂)有着显著的作用。试验证明:增加耐火材料中的A1203含最或在镁铬耐火材料中加入适最的Zr02可以明显地改善镁铬材料的热震稳定性。从试样切口比较,加有ZrO2的试样,其内部都有大量微细裂纹存在,正是由于这些微细裂纹的存在,吸收了裂纹扩展的能量,从而增强了试样的热震稳定性,但加入量不宜超过5%。